普通型/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 本土語文(閩南語文)全一冊
教育部審查通過
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研書字第1131401054號
壹. 撰寫原則
一、 本書依據教育部於民國一一○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發布之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網要語文領域一本土語文 ( 閩南語文)」編寫。
二、 本書內文字形、羅馬字乃根據教育部《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》以及「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使用手冊」編訂。若有未規範之漢字則以羅馬字呈現。通常為擬聲詞、擬狀詞、語助詞和外來語。
三、 本書每一課編寫時適切融入多個課綱議題,豐富本科目學習。
四、 本書全一冊編寫七課供普通型/ 技術型高級中學全學年上下學期課程使用。
貳. 教材規劃
一、 本書以四大中心思想「文學化、實用化、趣味性、生活化」編輯內容,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層面。
文學化:考慮讓現行學生能學到多種文體、寫作手法和多類型內容,故採短文式課文。
實用化:考慮內容學生能自學而易習得且可隨即運用於日常談話為優先。
趣味性:考慮使用高中生平常對話用語為內容。
生活化:考慮主題與內容貼近高中生生活或關心話題。
二、 本書以增進學生「聽說讀寫」能力為目標,以全語文觀念設計各練習單元。
三、 本書以每課一主題,搭配兩篇短文。每篇短文各有一篇情境對話。配一組
主題用語,加一篇語句法學習和運用練習的方式設計。每課內容可供四~五節課使用,完全符合教與學的教學現場使用。
參. 編寫體例
一、 課文短文/ 註解:為本書主要獨特性之一。呈現本課主題內容。採散文、對話和小說手法撰寫200~350 字短文,具文學學習性。右邊配合全羅課文可對照發音。短文次頁最下面有詳細註解,供完整學習語詞。採兩段短文設計,專為滿足學生分組或自主學習之需求而設計。
二、 情境對話/ 註解:為本書主要獨特性之二。一課兩段情境對話,此課程是為學生分組自主學習後發表而設計。全冊對話人物為「阿梅」和「阿南」,兩人為同班同學。在主題下以有趣、私下對話用語為材料。對話以手機電話或LINE 或在校的場景進行。透過漫畫方式呈現,增加學習興趣和效度。
對話接續頁下面有詳細註解,供完整學習語詞。
三、 主題語詞:依據該課主題列約十六個相關語詞。配合「運用練習」的各類型練習題,得到「學即評量」的最佳效果。
四、 語法、用字、方言差學習/ 練習:為本書主要獨特性之三。共七個常用錯的類型,採主題方式供學習。以詳細說明、示例和練習題設計方式,除學生可完全自主學習外,並達到「學即評量」的學習效果。
五、 運用練習:各種練習題學生均可自主學習後,教師協助說明,達成課程目標。
1. 對話理解:評量對短文和情境對話的理解程度。
2. 句型練習:有「習得即用」的學習效果。
3. 音字互換:可充實漢字的運用和臺羅音標的熟練。
4. 語句對譯:熟悉對閩南語語句的理解。
5. 塌空題:協助文章理解與強化語詞的運用。
6. 短句書寫:加強書寫長句成短文的先備練習。
7. 短句塌空題、語詞運用和對話練習:習得主題用語的運用練習。
8. 閩南語歌詞改漢字用字:習得漢字的運用。
9. 地圖標註觀光地點:運用科技與生活運用的連結練習。
六、語詞註解的臺羅音:具有多音的臺羅音即以此「/」符號隔開。例:打擾tánn-jiáu/liáu。
七、本書附有聲音檔,輔助教學與學習。
八、本書編輯群已盡力編寫,或有疏漏之處,敬請不吝指教,供修訂之參考。
目 錄
第一課 臺灣點心食透透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7
第二課 臺灣的愛滿滿滿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23
第三課 叫臺灣第一名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1
第四課 臺灣風景遊透透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59
第五課 臺灣動物愛保護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77
第六課 臺灣物仔愛認明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95
第七課 臺灣愛唱臺客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13
附 錄 臺羅拼音簡版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32